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米芾《望海樓》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海樓》原文
《望海樓》
米芾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望海樓》譯文
高聳入云的鐵甕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縹緲高樓似與天相連。
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幾番嗚咽的畫角催落著紅日,遠處幽靜的滄洲裊起了白煙。
忽憶起賞心美景究竟在何處?往事如煙那春風秋月已茫然。
《望海樓》的注釋
望海摟:舊址在江蘇鎮江城內,樓有蔡襄題字“望海”,后改名為連滄觀,今不存。
云間鐵甕:謂鐵甕城高入云間。據《丹徒縣志》,縣城(今鎮江)的子城又叫鐵甕城,相傳為孫權所建。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之狀。飛樓:形容樓高凌空的樣子。
“三峽”句:意謂眼前的江景引起我的詩興,似乎可以聽到三峽的江聲。底:《宋詩紀事補遺》、《湖北詩征傳略》作“是”。有其他版本記作”下“。
“六朝”句:意謂面對景色,引起了懷古之情,似乎六朝時的帆影也映落在酒杯之前。 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史稱六朝。
畫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樂器,聲音哀厲高亢,多在軍中使用,因外加彩繪而得名。形如竹筒,出自西羌。
滄洲:濱水的地方,古稱隱者所居。此指鎮江江邊某幽僻之處。白煙:指水氣蒙蒙,遠望有如白煙。
是:《宋詩紀事補遺》、《湖北詩征傳略》作“是”。有其他版本記作”在“。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祖籍太原,遷居襄陽。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為水墨云山墨戲,煙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鑒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