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衫濕遍·悼亡》原文
《青衫濕遍·悼亡》
納蘭性德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簿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青衫濕遍·悼亡》譯文
想到你,淚水就將我的青衫衣襟打濕!你對我的真情和關慰,點點滴滴我又怎能忘記呢?半個月前你還帶病而強打著精神做事,當時你剪燈花的聲音現在還仿佛留在銀燈邊。回想起來,你生性膽小,連一個人在房子里都害怕,可如今你卻在那冷冷的幽暗的靈柩里,獨自伴著梨花影,受盡了凄涼。我愿意為你的靈魂指路,讓你的魂魄再一次到這回廊里來。
你我近在咫尺,正一樣地消受著這夕陽晚照下的荒原凄景。我愿用我的熱淚和著祭祀的酒漿把你滴醒,讓你又活轉過來,可又怕你醒來后繼續為我傷神,你定然會說:你書生命太薄,應該多多保重,不要再耽于兒女情了!但我卻記得你我曾有過的密誓,現在想來那誓言真的難以實現了,想到這一切又怎能不叫人肝腸寸斷呢?
《青衫濕遍·悼亡》的注釋
扶?。簬е《袆幼鍪隆?/div>
銀釭:銀燈。古代以油燈照明,貴族大家多用銀制燈臺,故稱銀釭。
玉鉤斜:隨代葬埋宮女的墓地。《陳無己詩話》:“廣陵亦有戲馬臺下路號玉鉤斜。”這里是指亡妻的靈寢所在地。
判:同“拚”。此處甘愿之意。周邦彥《解連環》:“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椒漿:即椒酒,以椒實浸制之酒,多于元旦飲用。這里是指祭奠之酒漿。
幽泉:墓穴,代指亡妻。
將息:保重、調養之意。
怨粉愁香:粉香,代指女人。怨粉愁香是喻指男女間的恩怨私情,這里借指與妻往日的濃情密意。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悼念詞,詞的上片寫詞人對妻子亡故的悲傷程度;下片屈曲頓挫地抒寫詞人對妻子的深情。全詞通過寄思有端,凄婉哀怨,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的哀思之情。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