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商隱《送豐都李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豐都李尉》原文
《送豐都李尉》
李商隱 萬古商於地,憑君泣路岐。 固難尋綺季,可得信張儀。 雨氣燕先覺,葉陰蟬遽知。 望鄉尤忌晚,山晚更參差。 《送豐都李尉》譯文
在商於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你我憂傷離別,請你還是不要在這分手之地哭泣吧。
世上本來就難尋像綺季那樣的賢德之人,反而像獻商於地騙楚王的張儀這樣的人大有人在,請你千萬不要輕信。
天陰欲雨,燕石山燕子會最先覺知,樹葉間樹陰變得濃密夏蟬會馬上覺知。
前行時最忌諱在傍晚時分回望故鄉,因為傍晚時的山路望去更加崎嶇迢遠,讓人感到歧路茫茫。
《送豐都李尉》的注釋
商於:古代秦楚邊境地域名。
路岐:歧路;岔道。
綺季:漢初隱士,“商山四皓”之一。后泛指隱士。秦末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避秦亂,隱商山 ,年皆八十有馀,須眉皓白,時稱“商山四皓”。
張儀:(?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運城萬榮)人,中國戰國時期政治家、外交家、縱橫家。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