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念奴嬌·風帆更起》原文
《念奴嬌·風帆更起》
張孝祥
風帆更起,望一天秋色,離愁無數。明日重陽尊酒里,誰與黃花為主。別岸風煙,孤舟燈火,今夕知何處?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過采石江邊,望夫山下,酌水應懷古。德耀歸來,雖富貴,忍棄平生荊布。默想音容,遙憐兒女,獨立衡皋暮。桐鄉君子,念予憔悴如許。
《念奴嬌·風帆更起》譯文
遙望秋色長空下孤帆遠去,更添離愁無限,待到重陽夜明月當空,她又與誰共酌?風煙茫茫,一葉孤舟,今夜又將在哪里呢?自己還不如那江月,可以照著她,與之同行。
經過采石磯,望夫山下,是何等傷感。李氏與自己同甘共苦,自己雖得功名富貴,又怎忍拋棄糟糠之妻,只能在遠方想象她的音容笑貌,想念著兒女。只希望桐鄉君子不要斥責我負心,我亦為此感傷不已,憔悴至今。
《念奴嬌·風帆更起》的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重陽: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
黃花,菊花,比喻李氏。
采石,即采石磯,在安徽當涂縣西牛渚山下。
望夫山:望夫山有多處,這里指當涂采石磯邊的望夫山。
衡:同“蘅”,杜蘅,香草名。
皋:江邊高地。
桐鄉:古國名,地在今安徽省桐城縣北。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上闕即景抒情,渲染離別的愁緒,寫得委婉纏綿,一往情深。下闕作者想象李氏孤單無依的悲慘境遇,感人至深。全詞悲痛悵惘與悔恨無奈交織,讀之頗感凄惻。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張孝祥善詩文,尤工于詞,其風格宏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等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