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原文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
杜甫 秋水通溝洫,城隅進小船。 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 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譯文
秋雨讓水漲了起來,聯通了田地間條條水道。我們的船順著秋水劃進了城角的南池。
傍晚天氣涼爽,遠看有人在洗馬,知了在茂密的樹林里嘶鳴,遠近亂成了一片。
秋雨過后,菱角已經成熟,時當八月,菖蒲都已衰敗。
清早向野望去,草木上落滿了露水。我不禁想念起了老家的青氈。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的注釋
任城:舊縣名,今入濟寧。許主簿:名不詳。主游,官名書,辦理事務。
南池:據《一統志》載,南池在濟寧東南隅,今淤塞。
溝洫:田間水道。
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曠處。
舊青氈:《晉書·王獻之傳》:王獻之“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盜驚走。”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記述作者愉快的游賞以及同朋友們愜意的交往,表達了他的悲秋戀鄉之情。詩中所展示的秋景,靜謐而又紛亂,繁鬧而又蕭索,在清新雅逸、氣息纖輕的景物對比描寫中,透出悲秋之情,而援引的“青氈故物”典故,更流露出子美的戀舊戀鄉之情。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