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夜泊旅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夜泊旅望》原文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鄉。 沙明連浦月,帆白滿船霜。 近海江彌闊,迎秋夜更長。 煙波三十宿,猶未到錢唐。 《夜泊旅望》譯文
漂泊在外的旅客總是多愁少睡,半夜時分起床遙望家鄉。
明凈的沙岸與水邊的月色相映,白色的布帆映著滿船的秋霜。
臨近大海江面更加開闊,秋季白日漸短而黑夜更長。
我宿在這煙霧蒼茫的江面已有三十個晚上了,還未到達浙江錢塘。
《夜泊旅望》的注釋
旅望:旅途中所見。
中宵:中夜,半夜。
沙明:沙洲明亮。
浦:水濱,水邊。
近:臨近。彌,更加。
煙波:煙霧蒼茫的江面。
宿:夜,此指天數。
錢唐:指杭州。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寫江行夜泊時觸景而生的鄉愁。首聯切題,點明夜望。頷聯承“望”字,寫遠觀近看所見:月光照耀,沙岸水濱,通明一氣;月明如霜,映白風帆,灑滿船艙。描繪真切,情景宛然。頸聯“近海江彌闊”一句,寫江面開闊之景,如在目前。辭意俱工,堪與盛唐王灣名句“潮平兩岸闊”并舉。結聯寫行程遙遙,離鄉日遠,則思鄉之情自在言外。這首詩用筆簡練,讀來頗有韻味。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