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十六夜玩月》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六夜玩月》原文
《十六夜玩月》
杜甫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十六夜玩月》譯文
十六的夜晚月光皎潔明亮,似金波可舀,讓人爽目怡悅,月光照耀下秋露似玉般濃郁可人。
關山在皎潔的月光的照耀下也仿佛開闊了許多,站在山上仿佛銀河就流在腳畔,星辰與我共飲。
遠處,樵夫唱著歌伴月而歸,思鄉的戰士吹響的蕭索笛聲緩緩從城樓上飄逸出來。
孩童們卻不懂這些淡淡的鄉愁,嬉戲打鬧,樂不思蜀,半夜還在河上行船游玩。
《十六夜玩月》的注釋
挹:取。
金波,月光。
玉露:白露之美詞。
河漢:銀河。近人者以地勢之高。
巴童:川東鄉音年。
渾,全。
簡短詩意賞析 詩中描寫了八月十六夜出游時的所見所聞:月光照著晶瑩的露水,關山廣闊,銀河仿佛近在眼前;樵夫唱著山歌歸來,孤城傳來令人生愁的笛聲;時至半夜,還有兒童在月下劃船游玩。詩中既有對月的喜愛,也隱隱透露出客居他鄉的心境和思鄉之愁。全詩選取景物富有特色,動靜結合,意境開闊,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尤其是頷聯“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兩句,就其句法結構和深廣意境而言,與“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