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原文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黃庭堅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譯文
一半的煙霧一半的雨滴呈現在那溪水橋旁,捕魚老人喝醉酒睡著了也沒有人前去叫喚一聲更沒有人去把他晃一晃。他那懶散而不受約束的意味兒是何等的深長啊,春風吹拂著花草還散發著幽香。
山山水水如果有什么等待的話,這其中的意味兒也只有陶淵明理解得最明朗。你若問我離開要到什么地方去,你跟著我走自然也就知道我所向往的地方。
《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的注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
疏懶:懶散、悠閑,不習慣于受拘束。
有待:有所期待。
陶潛(qián):即陶淵明,名潛,東晉詩人。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詞人移花接木,詩人諳熟前人的詩句風韻,考慮到句式長短、對偶聲韻,使這首詞詞情達意、情思連續,使之如出己口,置身于寬闊寂寥的環境,突出隱逸的主題,同時表達了詞人對于榮利的摒棄以及對先哲的崇敬之情。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