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原文
《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
陸游
摩訶池上追游路,紅綠參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閑,禁煙將近,一城絲管。看金鞍爭道,香車飛蓋,爭先占、新亭館。
惆悵年華暗換。點銷魂、雨收云散。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嘆春來只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譯文
暮春時節,宣華苑的摩訶池畔,游人如織,到處是一派綠圍紅繞的融融春意。春光是那樣妍麗明媚,海棠花開得正盛,那鮮艷的花朵活像美人微醉泛紅的臉蛋兒,而盛開的桃花則以其濃烈的芬芳欲將暖風醺醉。挑菜節剛剛過去不久,才清閑了一陣,寒食節又要到了,滿城的絲竹管弦樂聲已經拉開了寒食春游的序幕。只見路上寶馬爭道,裝飾著華麗車蓋的香車揚起點點輕塵,人們都爭著預訂下新亭館,以備春游時歇宿。
歲月暗暗流逝,使我惆悵不已。雨收云散中,又一個春天即將逝去,我只有黯然銷魂。梳妝匣內如滿月一般的寶鏡被合了起來;釵頭鳳被拆成了兩股,遺棄一旁;那弦柱排列如雁陣的小秦箏再也無心彈起。而今我身在遠離故鄉和朝廷的邊遠之地,每日只能面對著迷亂的群山、廢棄的營壘,或高樓飛觀,獨自傍徨。仿佛只有暮春里乘東風漫天飛舞的楊花才理解我的痛苦,一副凝愁含恨的樣子。
《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注釋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
摩訶(mó hē)池:古時成都地名,隋代蜀王楊秀所開,為蜀中游覽勝地之一。
參差(cēn cī):長短、大小、高低不齊的樣子。
韶光:美麗的春光。
妍擁:美好可愛。
挑菜:宋代民間習俗,以農歷二月初二為挑菜節。
禁煙:舊俗,冬至后一百暈五日為寒食節,禁火三日,也稱禁煙。
一城絲管:指成都歌舞娛樂之風甚盛。絲管,弦樂器和管樂器,代指音樂。
金鞍:金飾的馬鞍,代指寶馬。
年華暗換:歲月暗暗流逝。本自蘇軾《洞仙歌》詞:“但屈指、酉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的樣子。
雨收云散:喻指冶游之事己成過去。
鏡奩(lián)掩月:把鏡子關進匣子里。月,喻鏡。
釵梁拆鳳:鳳釵被折為兩段。喻指情人分離。
秦箏:古樂器名,十三弦,傳說為秦代蒙恬所造。
斜雁:秦箏十三弦的弦柱如雁行排列。這里用李商隱《昨日》詩:“十三弦柱雁行斜。”這句實際上是暗示歡會已成過去,樂器在那里閑放著。
孤壘:廢棄的防御工事。
危樓:高樓。
飛觀:商聳的樓觀。
和恨:含恨。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的寫上闕春日游摩訶池所見,表現出一派上下安于逸樂,毫不以國難為念的局面;下闕表達詞人惆悵年華漸老,功名夢斷,只能茫茫然地隨眾人沉醉于安樂的滿腔郁悶。全篇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黃庭堅《滿庭芳·茶》”的原文翻譯 2、“陸游《東湖新竹》”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賀新郎·賦琵琶》”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一叢花·詠并蒂蓮》”的原文翻譯 5、“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