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豬肉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豬肉頌》原文
《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shí)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jià)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軾 《豬肉頌》譯文 洗干凈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shì),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huì)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jià)錢卻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huì)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huì)。 《豬肉頌》的注釋
鐺:鍋。
罨(yǎn):掩蓋,掩覆。
柴頭:柴禾,做燃料用的柴木、雜草等。
解:了解。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hào)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jié)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