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楊萬里《野菊》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野菊》原文
《野菊》
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野菊》譯文
不給文人騷客做干糧,更不肯隨流俗在重陽節被俗人賞識。
正因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為無人,減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時分,在綠色的半山腰中與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黃的野菊。
野菊花也許會冷笑那些家養的菊花,因為家菊們竟然向陶淵明尋求恩寵。
《野菊》的注釋
騷人:屈原作《離騷》,因稱屈原為騷人。后將騷人墨客稱那些風雅文人。糗糧:干糧。指被文人賞識。糗,炒熟的米、麥等谷物。屈原《九章·惜誦》:“播江離與滋菊兮,愿春日以為糗芳。”
政緣:正因為。政,即“正”。
肯為:怎肯因為,難道因為。
黃:指黃菊。
東籬族:籬邊人種的菊花。
簡短詩意賞析 詩的前半用先抑后揚的筆法寫。首聯寫野菊在世默默無聞,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壇,更未受世俗鐘愛。頷聯既寫形態又寫精神,對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動的描繪。頸聯詩人旅途之中見野菊的豐姿與妙香,逗得詩人折取一枝來加以觀賞。尾聯以寫野菊花的自豪感來進一步表達對它的贊美。這首詩寫得脫俗、婉轉、流暢,具有創新性。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蘇軾《永遇樂·長憶別時》”的原文翻譯 2、“謝靈運《行田登海口盤嶼山》”的原文翻譯 3、“李煜《長相思·一重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溝上梅花欲發》”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