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吳文英《點絳唇·越山見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絳唇·越山見梅》原文
《點絳唇·越山見梅》
吳文英 春未來時,酒攜不到千巖路。瘦還如許。晚色天寒處。 無限新愁,難對風(fēng)前語。行人去。暗消春素。橫笛空山暮。 《點絳唇·越山見梅》譯文
春天還沒到來,沒有雅興攜酒來千巖萬壑的越山游春。這株梅花長勢不好,花枝單薄清瘦,在清冷的暮色中,只見到這株梅花迎寒仁立的瘦削身影。
一種新生的愁意涌上心頭,但是又無法對梅花訴說。悵然離去,留下梅花潔白的花瓣在即將到來的春天暗暗消盡。蒼茫的暮色中有一首《梅花落》凄然響起,空靈悠遠(yuǎn),悱惻悲惋。
《點絳唇·越山見梅》的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等。以馮延巳詞《點絳唇·蔭綠圍紅》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越山:指會稽(今浙江紹興的山)。古越國建都會稽。
千巖路:指越山,言其山千巖萬壑。
瘦還如許:形容梅樹枝干嶙峋之態(tài)。
如許:這樣。
暗消春素:暗自憔悴消瘦。寫梅花在春日里悄無聲息地凋殘,也喻女子為離愁而暗暗消減了容姿。春素,因春色而引起的幽思,指潔白的梅花,這里指代品行高潔的女子。素,同“愫”;幽素,懷思。
橫笛:指笛曲《梅花落》。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詠梅詞。“春未”一韻,寫登山后的感慨,春天沒有到來時,是想不起要到高山上來飲酒賞花的。“瘦還”二韻寫見梅。夢窗喜歡用瘦字描寫梅,“無限”一韻,寫梅愁,擬人化筆法。梅如少女,心懷無限憂思,在春風(fēng)面前難于吐露。風(fēng)雨送春歸,春歸梅花也就凋零了。“行人”二韻,寫梅凋謝。隨著賞花行人的離去,梅花的春思也暗自消歇了。“橫笛空山暮”一韻以樂曲終結(jié)。寫空山夜幕下,只有傲霜雨的梅花笛曲在回響。這首小詞在描寫梅花的身姿神態(tài)的同時,又以笛曲來贊美梅花傲霜寒的品格。詞中也流露出詞人的惜春之情。詞人寄情于物,表露眷戀情人的真情,用詞自然,蘊意綿長,凸現(xiàn)出詞人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游終南山》”的原文翻譯 2、“常建《戲題湖上》”的原文翻譯 3、“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柳花詞三首》”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