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淡黃柳·詠柳》原文
《淡黃柳·詠柳》
納蘭性德
三眠未歇,乍到秋時節。一樹斜陽蟬更咽,曾綰灞陵離別。絮已為萍風卷葉,空凄切。
長條莫輕折,蘇小恨,倩他說。盡飄零、游冶章臺客。紅板橋空,湔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
三眠柳枝條還在風中飄蕩,秋天就突然降臨了。斜陽余暉灑在樹梢上,樹上寒蟬幽咽。經過灞陵離別,飛絮已經飄落水面成為浮萍,落葉被風吹卷,空留下悲涼凄切。
不要輕易折斷柳枝作離別,因為離別的怨恨還要由它來訴說,那些在章臺游玩的人來來往往,如同飄零的柳枝一般。如今送別的紅板橋上空空蕩蕩,游春浣裙的女子也已經離去,只留下清曉的風伴著殘月。
《淡黃柳·詠柳》的注釋
三眠:三眠柳,即檉(chēng)柳(又名人柳)。此柳的柔弱枝條在風中搖曳,時時伏倒。
灞陵:即霸陵,漢文帝之墓地。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
蘇小恨:喻與情人離別之悵恨。
倩:請、請求。
游冶:追求聲色,尋歡作樂。章臺:此處指妓樓舞館。宋晏幾道《鶴鴿天》:“新擲果,舊分釵,冶游音信隔章臺。”唐韓翊以《章臺柳》詩尋訪柳氏,詩以章臺借指長安,以章臺柳暗喻長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將章臺街喻指娼家聚唇之所。
紅板橋:紅色木板的橋。詩詞中常代指情人分別之地。
湔(jiān)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典出《北齊書·竇泰傳》。竇泰之母有娠,期而不產,大懼。有巫曰:“渡河浦裙,產子必易。”泰母從之,俄而生泰。后成為古代之風俗,謂女子有孕到河邊洗裙,分娩必易。又,唐李商隱《柳枝詞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與商隱之弟李讓山相遇相約,謂三日后她將“濺裙水上”來會。后以此典借指情人或情戀之事。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上片寫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涼之景。下片借柳托恨,抒發無限樓空人去,孤苦無依之感。作者借景抒情,以秋天的蕭瑟,表達自己內心的悲涼之感。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