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思帝鄉·花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帝鄉·花花》原文
《思帝鄉·花花》
溫庭筠 花花,滿枝紅似霞。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 回面共人閑語,戰篦金鳳斜。惟有阮郎春盡,不歸家。 《思帝鄉·花花》譯文 千萬朵花兒竄上枝頭,將枝頭披滿紅霞。美人佇立在香車上,收卷畫簾的羅袖,搖曳著心底相思的牽掛。回頭與人閑語的時候,只見鳳釵金篦斜斜地簪住濃發。莫非她的愛人也做了阮郎,春光逝盡卻還不歸家。 《思帝鄉·花花》的注釋
思帝鄉:又名“萬斯年曲”,原唐教坊曲,溫庭筠始創為詞調。此詞單調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韻,第一、二、四、六、七句押韻。
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
羅袖:羅衫之袖。此處代指閨中人。
卓香車:站在散發芬芳的車上。卓,站立。香車,古代車乘求其精美,常用優質木材造成,飾以珠玉,涂以香料。
戰篦(bì):裝飾在 女子頭上微微顫動篦子。戰,搖晃,顫動。篦,篦子,篦梳,梳頭的工具,比梳子齒更密,亦可做頭飾。
阮郎:泛指心愛的男子。此處借指遠游未歸之人。
歸家:一作“還家”。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以春景起興,寫女子對丈夫的眷戀之情。開頭“花花”二句首先渲染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春光爛熳,百花盛開,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鋪墊。“羅袖”二句,寫女主人公出場,她穿著羅衣,面對畫簾,思念情人腸欲斷。由春日美景轉到相思之情的描寫,其中“腸斷”二字把景與情的和諧氣氛打破,樂景哀情相映,情更哀。“卓香車”,是說女子于畫簾之內,傷懷已極,故立車遣愁。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雪夜感舊》”的原文翻譯 2、“陳與義《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譯 3、“李賀《長平箭頭歌》”的原文翻譯 4、“魚玄機《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玉樓春·洛陽正值芳菲節》”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