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秦觀《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原文
《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
秦觀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馀。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 《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譯文
在冷冷的月光籠罩下,瀟湘水平靜地從門外流過,一只孤舟泊在岸邊,揚帆待發(fā)。離別的苦酒已經(jīng)飲過,離別的情話也已經(jīng)說過,然而在啟程的這一刻,為詞人送別的女子卻踟躕不前,向隅而泣。
女子流淚告別,梨花帶雨。一般離別只是令人腸斷,而這場離別早已令他痛斷肝腸,連腸也無了。
《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的注釋
瀟湘門:疑指長沙一城門。水指湘江。
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槳。
紅妝:相傳秦觀經(jīng)長沙遇一義妓,“為留數(shù)日,倡不敢以燕惰見,愈加敬禮。將別,囑曰:‘妾不肖之身,幸得侍左右。今學士以王命不可久留,妾又不敢從行。’”(見宋洪邁《夷堅志》卷二)踟躕,猶像不舍。
向隅:漢劉向《說苑》:“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此指“紅妝”之人。
人人:指戀人。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詞上下兩片不直接寫作者謫徙羈旅之苦和宴別傷離之悲,而是通過一位美女的餞別傷離,向隅而泣,揮淚如玉箸,灑淚如真珠的情態(tài)描寫,突出“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的痛楚,詞人的謫徙羈旅之苦,宴別傷離之悲,盡在結(jié)句托出。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xiāng)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