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關漢卿《四塊玉·別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塊玉·別情》原文
《四塊玉·別情》
《四塊玉·別情》譯文關漢卿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自從那天送你遠去,我心里總是對你難分難舍,一點相思情在心中縈繞不絕。記得送別時我斜倚著欄桿目送你遠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楊花,以免妨礙視線。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見了,只見彎彎曲曲的小溪向東流去,重重的山巒遮住了你遠行的道路,我才意識到心上的人,真的走遠了。 《四塊玉·別情》的注釋
南呂:宮調名。四塊玉:曲牌名。
絕:斷。
憑闌袖拂楊花雪:寫主人公靠著闌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飛絮,以免妨礙視線。楊花雪,語出蘇軾《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如雪花般飛舞的楊花。
斜:此處指溪流拐彎。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離別情緒的小令,用代言體寫男女離別相思,從語言、結構到音情都有值得稱道之處。 作者簡介 關漢卿(約1220年──1300年),元代雜劇作家。是中國古代戲曲創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號已齋(一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7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家圣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