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蔣春霖《琵琶仙·天際歸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琵琶仙·天際歸舟》原文
《琵琶仙·天際歸舟》
蔣春霖
五湖之志久矣!羈累江北,苦不得去。歲乙丑,偕婉君泛舟黃橋,望見煙水,益念鄉(xiāng)土。譜白石自度曲一章,以箜篌按之。婉君曾經(jīng)喪亂,歌聲甚哀。
天際歸舟,悔輕與、故國梅花為約。歸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減、東風又急,問誰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濤載雪,聊共斟酌。
更休怨、傷別傷春,怕垂老、心期漸非昨。彈指十年幽恨,損蕭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為月明、強起梳掠。怎奈銀甲秋聲,暗回清角。
《琵琶仙·天際歸舟》譯文
歸隱故鄉(xiāng)的想法已經(jīng)很久了!一直苦于漂泊江北回不去。今年是乙丑年,與一位名為婉君的女子同游黃橋。望見煙水蒼茫,更加思念鄉(xiāng)土。按照白石道人的自度曲填了這支《琵琶仙》,用箜篌將其彈奏出來。婉君為之傾情而歌,她曾經(jīng)歷過喪亡亂離,歌聲很哀愁。
泛舟江上,在極遠的天邊有一只歸船。悔不該,輕易相許與故鄉(xiāng)梅花的約定。歸雁之聲與箜篌相和,我們和歸雁一樣漂泊在沙洲。酷寒卻是分毫未減,東風吹又急,有誰來同情我愁苦憔悴。一只小船一位美人,和她乘著波濤共飲酒。
不要埋怨我感傷離別感傷春日,我害怕老去,心情也漸漸不似以前。彈指間十年過去,輾轉(zhuǎn)奔波,身形容顏也減損了。今夜寒冷,困倦倚靠著船窗,為了明月,勉強起來梳妝。怎奈蒼涼的秋聲從指間流出,凄哀如清角之音。
《琵琶仙·天際歸舟》的注釋
琵琶仙:詞牌名,原為姜白石的自度曲。雙調(diào),一百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八句四仄韻。
五湖之志:指歸隱的志向。
羈累江北:時詞人家居江北之東臺縣,因戰(zhàn)亂未平不得回鄉(xiāng)。
歲乙丑:為同治四年(1865)。
婉君:姓黃氏,為詞人侍妾。黃橋:鎮(zhèn)名,在江蘇泰興縣東北,與江陰隔江相望。
白石自度曲:南宋詞人姜夔,字堯章,號白石老人。白石在合肥,與一女子相好,后自創(chuàng)詞曲,名曰《琵琶仙》。
箜篌(kōng hóu):弦樂器,似瑟而小,七弦。按:合拍彈奏。
婉君曾經(jīng)喪亂:指婉君隨詞人于咸豐時為避兵火居江北,時太平天國戰(zhàn)事仍在進行,故云。
沈腰:南朝梁沈約曾寫信給徐勉,言已老病,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移孔。”見《梁書·沈約傳》。后因以“沈腰”稱腰圍減損。
青琴:相傳為古代神女。司馬相如《上林賦》:“若夫青琴宓妃之徒。” 此指婉君。
雪:指浪花。
彈指:佛教用語,極言時間短暫。
蕭娘:唐人以蕭娘為女子的泛稱。楊巨源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眉萼:眉頭,這里指容顏。
篷窗:船窗。
強:勉強。梳掠:整鬢。
銀甲:銀制假指甲,彈箏琶所用的撥。杜甫詩:“銀甲彈箏用。”
清角:古代五音之一。為樂聲中最悲切之聲。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寫羈旅之情、思鄉(xiāng)之念,抒歸隱之志、嘆身世愁苦的哀怨之詞。上片敘寫詞人與侍妾婉君泛舟黃橋,望見一江之隔的故土,從而產(chǎn)生悔恨;下片傷春傷別,情意纏綿,從詞意來看,詞人似要與婉君作別,即婉君要離詞人而去,十年相伴,其間恩恩怨怨,幽恨難消。詞意含蓄委婉,哀而不怨。 作者簡介 蔣春霖(1818~1868)晚清詞人。字鹿潭,江蘇江陰人,后居揚州。咸豐中曾官兩淮鹽大使,遭罷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殺(一說仰藥死)。早年工詩,中年一意于詞,與納蘭性德、項鴻祚有清代三大詞人之稱,所作《水云樓詞》以身遭咸豐間兵事,特多感傷之音,詩作傳世僅數(shù)十首,稱《水云樓賸稿》。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