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原文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譯文
長江遠遠地送走了從巴南來的流水,大山橫亙,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層。
秋天明月夜,在這渡口亭子里,誰見過在離別時哭哭啼啼的呢?
亂糟糟的煙霧籠罩著青綠的臺階,高高的月亮照耀著江亭的南門。
離亭的門關閉著,周圍寂靜無聲;今夜里大江與高山都顯得那么凄涼。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注釋
巴南:地名,在今重慶市。
橫:橫亙。
塞北:指長城以北。亦泛指我國北邊地區。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泣:哭泣。
離群:離開同伴。
亂煙:凌亂的煙霧。
籠:籠罩。
碧砌:青石臺階。
飛月:懸在高空的月亮。
掩:掩蓋,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簡短詩意賞析 這兩首詩以江、山、亭、月、夜為主要意象,描繪了江邊月夜送別的情景,把送別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句句透露著離別的傷感與痛苦,表達了作者獨有的內心感受。詩的妙處在于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 作者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