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崔郊《贈去婢》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贈去婢》原文
《贈去婢》
崔郊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贈去婢》譯文
公子王孫競相爭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淚濕透了羅巾。
一旦進入深幽如海的侯門,從此心中愛戀之人便成為了陌路之人。
《贈去婢》的注釋
公子王孫:舊時貴族、官僚,王公貴族的子弟。
后塵:后面揚起來的塵土。指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情景。
綠珠:西晉富豪石崇的寵妾,非常漂亮,這里喻指被人奪走的婢女。
羅巾:絲制手巾。
侯門:指權豪勢要之家。
蕭郎:原指梁武帝蕭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風流多才,在歷史上很有名氣。后成為詩詞中習用語,泛指女子所愛戀的男子。這里是作者自謂。還有一種說法,“蕭郎”源于劉向編纂的《˙列仙傳˙卷上˙蕭史》: “蕭史者,秦穆公(贏姓)時人也,善吹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日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首句通過對“公子王孫”爭相追求的描寫突出女子的美貌,次句以“垂淚滴羅巾”的細節表現出女子深沉的痛苦,三、四兩句說女子一進權勢之門便視自己為陌路之人。全詩高度概括地寫出詩人所愛者被劫奪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社會因門第懸殊而造成的愛情悲劇,寓意頗深,表現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作者簡介 崔郊,唐朝元和間秀才,《全唐詩》中收錄了他的一首詩。(《云溪友議》卷上、《唐朝紀事》卷五六)唐末范攄所撰筆記《云溪友議》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后來于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傳為詩壇佳話。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