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將進酒》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將進酒》原文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愿醒 一作: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譯文
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大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
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早晨還是黑發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我給你們唱一首歌,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都是被世人冷落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
主人為何說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一起喝。
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叫侍兒拿去統統換美酒,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將進酒》的注釋
將進酒:勸酒歌,屬樂府舊題。
將(qiāng):請。
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一種夸語。
天上來:黃河發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勢極高,故稱。
高堂:房屋的正室廳堂。一說指父母。一作“床頭”。
青絲:喻柔軟的黑發。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金樽(zūn):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具。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岑勛。
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傾耳聽:一作“側耳聽”。
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
饌(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
不愿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復醒”。
陳王:指陳留王曹植。
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
恣(zì):縱情任意。
謔(xuè):戲。言少錢:一作“言錢少”。
主人:指宴請李白的人,元丹丘。
徑須:干脆,只管。
沽:買。
五花馬: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裘(qiú):皮衣。
爾:你。銷:同“消”。
簡短詩意賞析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標題的意思為“勸酒歌”,內容多是詠唱喝酒放歌之事。這首詩是詩人當時和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際,所以借酒興詩,來了一次酣暢淋漓的抒發。在這首詩里,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消愁,感嘆人生易老,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