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原文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白居易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譯文
我問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埋怨郎君的情意不能像潮水一樣來去有定時,思念的時候才發(fā)覺海水并不算深。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的注釋
妾:古時女子的謙稱。
恨:埋怨,不滿的情緒。《說文》恨,怨也。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來寫閨情,真實地表現(xiàn)出她對愛情的忠貞和被人拋棄的悲慘境遇。既借鑒民歌常見表現(xiàn)手法,質樸明快,天然無飾,而又言簡意賅,細膩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位與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婦的復雜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結合的典范。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