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原文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陳亮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dāng)時(shí)生發(fā)。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yīng)聲裂。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譯文
年華老去我能向誰訴說?看了多少世事變幻,是非顛倒!那時(shí)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無幾,年青人已不知復(fù)仇雪恥。如今在世的,當(dāng)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嬰兒!宋金議和有著多少的悔恨,世間哪有南北政權(quán)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樂,琵琶聲聲悲。
樹也已經(jīng)長得這么大了,怎堪離別。只有你(辛棄疾),與我有許多相同的見解。我們天各一方,但只要雙方不變初衷,則無須多問掛念。希望不會(huì)缺少知音。煉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點(diǎn)鐵成金。龍虎丹煉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的注釋
賀新郎:后人創(chuàng)調(diào),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zhǔn)。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郁,貴能各適物宜耳。
辛幼安:辛棄疾,字幼安,淳熙十五年(1188年)末,辛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與陳亮,因作此詞相和。
和見懷韻:酬和(你)懷想(我而寫的詞作的)原韻。
憑誰說:向誰訴說。
神奇臭腐:《莊子·知北游》:“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fù)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言天下之事變化甚多。
夏裘冬葛:《淮南子·精神訓(xùn)》:“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于己。”箑(shà):扇。本指冬日穿葛衣、 用扇子,夏日寄裘皮,是與時(shí)不宜。此喻世事顛倒。
猶未燥,當(dāng)時(shí)生發(fā):陳亮《中興論》云:“ 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謝,生長于戎,豈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為我自生發(fā)未燥,即知河南是我境土,安得為南朝故地?故文帝既得而復(fù)失之。”生發(fā),即胎毛。生發(fā)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嬰兒時(shí)。
二十五弦:用烏孫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議和。《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 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應(yīng)上片末句之“漢宮瑟”。烏孫公主與王昭君之和親,均以琵琶曲表哀怨,故此處之瑟實(shí)指琵琶。
月:以月喻地。
樹猶如此:《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shí)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 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演然流淚。”《皮樹蔓·枯樹賦》作“ 樹猶如此” 。
妍皮癡骨:《晉書·慕容超載記》: “超自以諸父在東,恐為姚氏所錄,乃陽(佯)狂行乞。秦人賤之,惟姚紹見而異焉,勸興拘以爵位。召見與語,超深自晦匿,興大鄙之,謂紹曰:‘諺云:妍皮不裹癡骨。妄語耳!’由是得去來無禁。”此處指己才不為人識(shí),遭鄙棄而被埋沒。妍皮,謂俊美的外貌:癡骨,指愚笨的內(nèi)心。
伯牙弦絕:《呂氏春秋·本味》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知其志在太山、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此處是將辛棄疾引為知音。
九轉(zhuǎn):《抱樸子·金丹》:“一轉(zhuǎn)之丹,服之三年得仙; 二轉(zhuǎn)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九轉(zhuǎn)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主旨在于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說”,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惟壯志莫酬,甚至連找一個(gè)可以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詞人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他先言世事顛倒變化,雪仇復(fù)土無望,令人痛憤;下片則重?cái)⒂颜x,二人雖已老大,但從來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后還要互相鼓勵(lì),堅(jiān)持共同主張,奮斗到底。 作者簡介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hào)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bào)。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jìn)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hào)文毅。所作政論氣勢(shì)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