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臨江仙·孤雁》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孤雁》原文
《臨江仙·孤雁》
納蘭性德 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擬憑尺素寄愁邊,愁多書屢易,雙淚落燈前。 莫對月明思往事,也知消減年年。無端嘹唳一聲傳,西風吹只影,剛是早秋天。 《臨江仙·孤雁》譯文
秋霜遍地,離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個人與它同病相憐。想要將一懷愁緒用短信寄出去,卻發現愁緒太多變換不定,于是只能對著燭光暗自垂淚。
不要對著明月遙想當年的往事,那會讓人衣帶漸寬,形影憔悴。忽然云中傳來一聲孤雁哀鳴,抬頭望去,那孤單的身影縹緲在初秋的寒風之中。
《臨江仙·孤雁》的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為雙調小令。又名《謝新恩》、《畫屏春》等。格律俱為平韻格,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離鴻:失群的大雁。宋周邦彥《浪淘沙慢》:“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時信音絕。”
擬憑二句:意謂擬以書信排遣愁懷,但愁緒太多,寫了又寫,屢寫屢改。憑:根據,憑借,以。尺素:書寫用的一尺長左右的白色生絹,借指小的畫幅,短的書信。
嘹唳(liáo lì):聲音響亮而凄清。這里指孤雁叫聲。宋梅堯臣《范饒州夫人挽詞》之一:“江邊有孤鶴,嘹唳獨傷神。”
只影(zhī yǐng):謂孤獨無偶。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抒懷的作品,通過寫離群孤雁來寫詞人自己。這首詞上片描繪大雁失群所帶來的“同病相憐”之感;下片將孤雁與自己合二為一。全詞情景交融,抒發了詞人孤寂幽獨的情懷。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