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崔曙《奉試明堂火珠》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奉試明堂火珠》原文
《奉試明堂火珠》
崔曙 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來雙月滿,曙后一星孤。 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 《奉試明堂火珠》譯文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頂上凌空聳立火珠。
夜晚就像兩個月亮升天,日曉月落高空一顆孤星。
天色明凈珠光難以泯滅,云彩生起遠望若有若無。
早就知曉在這太平盛世,有國寶必定出現在名都。
《奉試明堂火珠》的注釋
明堂:為當時朝廷的聽政殿,火珠:明堂屋頂上用來裝飾美化的寶珠。
正位:謂正式登位、就職。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為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后漢書·皇后紀序》:“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筑,上圓下方,有兩層,上層祭天,下層有五室,謂之“重屋”。唐李白《明堂賦》:“采殷制,酌夏步。雜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數。”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聳立空中。一作“中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水上有連理樹,其樹柞櫟也,南北對生,凌空交合。”
夜來:入夜。唐杜甫《遣懷》詩:“夜來歸鳥盡,啼殺后棲鴉。”雙月:指火珠、月亮。滿:一作“合”。
曙:天剛亮。一星:指火珠。
天凈:天空明凈。
遙知太平代:一作“還知圣明代”。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呂氏春秋·大樂》:“天下太平,萬物安寧。”
國寶: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頂上寶珠。名都:著名的都城。漢班固《西都賦》:“若乃觀其四郊,浮游近縣,則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對郭,邑居相承。”
作者簡介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縣(今河南商丘)人 ,唐朝狀元、詩人。崔曙自幼失去雙親,可謂備嘗人世艱難困苦。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舉考試中獲得進士第一名,又在殿試中作《奉試明堂火珠》詩。唐玄宗看后大為贊賞,取為狀元,官授河內縣縣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為“曙后一星孤”是讖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