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趙善慶《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原文
《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璧月詞,朱唇唱。猶記當(dāng)年蘭舟上,灑灑風(fēng)淚濕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趙善慶 《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譯文 黃昏的天空寬廣悠長,秋天的江水多么蒼茫。夕陽掛在山腰上,大雁背著斜陽高飛。粉紅的唇齒間淌出香艷的歌曲,我還記得在當(dāng)年游船上的往事。那時的我在秋風(fēng)中落下淚水,淚水沾濕了衣裳。我們把金釵分開作紀(jì)念,鸚鵡螺杯里斟滿了酒漿。我們卻像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 《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的注釋
中呂:宮調(diào)名,中呂宮是元曲常用宮調(diào)之一。
普天樂:曲牌名,正體句式為三三、四四、三三、七七、四四四。
璧月詞:艷歌。南朝陳后主曾為張貴妃、孔貴嬪作歌,有“璧月夜夜?jié)M,瓊樹朝朝新”之句。
蘭舟:木蘭木制造的船,常用作對船的美稱。
鸚鵡:指用鸚鵡螺(一種海螺)螺殼制作的酒杯。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一開始就將鏡頭由遠(yuǎn)及近,描繪了一幅廣闊的斜暮江景圖畫。此曲前四句寫秋江晚景,描繪眼前的情境;中間四句敘事,追憶分別時之場景;末三句用鼎足對細(xì)寫分別的情形,表現(xiàn)別離思情。全曲感情篤厚,韻致曲折,寫景明潔洗練,風(fēng)格清麗婉美,雅而不俗。 作者簡介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xué)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shù),任陰陽學(xué)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xué)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lán)田美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村雪夜坐》”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的原文翻譯 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原文翻譯 5、“黃庭堅《次韻梨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