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柳永《木蘭花·東風催露千嬌面》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木蘭花·東風催露千嬌面》原文
《木蘭花·東風催露千嬌面》
柳永 東風催露千嬌面。欲綻紅深開處淺。日高梳洗甚時?,點滴燕脂勻未遍。 霏微雨罷殘陽院。洗出都城新錦段。美人纖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風顫。 《木蘭花·東風催露千嬌面》譯文
春風催開了海棠花。那初綻的花蕾呈現(xiàn)深紅之色,已經開放的花朵則呈淺紅的色調。海棠花宛如一位天真的少女,她匆忙梳洗,胭脂未能涂抹得均勻。
在短暫的小雨過后,院子被余暉映照得分外明亮。雨水將都城洗滌得如同嶄新的錦緞。一位美人纖纖素手將它們摘下,插在釵飾的首端,在和暖的風中微微顫動。
《木蘭花·東風催露千嬌面》的注釋
千嬌面:嬌美的面容。這里指的是怒放的海棠花。
忺(xiān):高興。
燕脂:即胭脂。
霏微:指細雨到處飄散。霏:飄灑,飛揚。
錦段:錦緞。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真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臨江仙·梅》”的原文翻譯 3、“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