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吳澄《詠雪》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雪》原文
《詠雪》
吳澄 臘轉(zhuǎn)鴻鈞歲已殘,東風剪水下天壇。 剩添吳楚千汪水,壓倒秦淮萬里山。 風竹婆娑銀鳳舞,云松偃蹇玉龍寒。 不知天上誰橫笛,吹落瓊花滿世間。 《詠雪》譯文
大自然運轉(zhuǎn)到臘月,一年也就快過完了,寒冷的東北風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壇。
大雪紛紛,鋪天蓋地,更加增添了吳楚一帶的千條江水。皚皚白雪,氣勢磅礴,仿佛要壓倒秦淮流域的萬里群山。
雪壓竹枝,在陣風的吹拂下,搖曳不定,宛如銀鳳飛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盤旋的玉龍,令人望而生寒。
不知誰在天上吹奏橫笛,吹落這瓊瑤碎玉般的雪花撒滿人間。
《詠雪》的注釋
臘: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
鴻鈞:指自然界的變化。
吳楚:泛指今江蘇、安徽、湖北一帶,這里古代分屬吳國和楚國。
婆娑:形容盤旋的樣子。
偃蹇(yǎn jiǎ n):形容屈曲盤繞的狀態(tài)。
作者簡介 吳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撫州崇仁鳳崗咸口(今屬江西省樂安縣鰲溪鎮(zhèn)咸口村)人。 [1-2] 元代杰出的理學家、經(jīng)學家、教育家。吳澄與許衡齊名,并稱為“北許南吳”,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吳文正公全集》傳世。 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臨江仙·梅》”的原文翻譯 3、“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原文翻譯 4、“辛棄疾《鷓鴣天·尋菊花無有戲作》”的原文翻譯 5、“李商隱《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