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維《山中》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中》原文
《山中》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中》譯文
荊溪潺湲流過露出磷磷白石,天氣變得寒冷紅葉也變得稀稀落落。
山間小路上本來沒有下雨,但蒼翠的山色卻濃得仿佛要潤濕人的衣裳。
《山中》的注釋
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浐水、荊谷水,源出陜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參見《水經注·渭水》《長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
紅葉:秋天,楓、槭、黃櫨等樹的葉子都變成紅色,統稱紅葉。
元:原,本來。
“空翠”句:形容山中翠色濃重,似欲流出,使人有濕衣之感。
空翠:指綠色的草木。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小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游終南山》”的原文翻譯 2、“常建《戲題湖上》”的原文翻譯 3、“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柳花詞三首》”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