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原文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
楊萬里 后山勒水向東馳,卻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無性氣,急聲聲怒慢聲悲。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譯文
后山阻隔住了水,水便向東奔涌而去。到了前山后,卻被前山又一次阻隔,從而向西流去。
說水柔和,沒有脾氣,但是你聽水湍急時(shí),聲音似怒了一般,水緩慢時(shí),聲音卻又讓人感覺悲涼。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的注釋
松源、漆公店:地名,當(dāng)今在今皖南山區(qū)(在今江西弋陽與余江之間)。
晨炊:早餐,做早飯,也指清晨起來做早餐。
勒:約束。
馳:疾行。
性氣:性情脾氣。
簡(jiǎn)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表面是寫溪水性情,實(shí)際是借物抒情,表達(dá)作者對(duì)自由的追求。溪水像奔馬一般,自由自在地向東急馳,生命得以活躍,多么愜意神爽。不料像奔馳的駿馬被勒住馬韁一樣,“前山”硬逼溪水向西徹底改變方向,橫殺志向,使得一向性情溫柔的溪水發(fā)怒。 作者簡(jiǎn)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hào)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zhèn)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xué)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yù)為一代詩宗。他創(chuàng)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zhǎng)。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fā)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zèng)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