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百藥《渡漢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渡漢江》原文
《渡漢江》
李百藥 東流既彌彌,南紀(jì)信滔滔。 水擊沉碑岸,波駭弄珠皋。 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溜闊霞光近,川長曉氣高 檣烏轉(zhuǎn)輕翼,戲鳥落飛毛。 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 《渡漢江》譯文
東邊漢江水勢很大,流到南方更見其滔滔。
水流拍打著古時(shí)的沉碑岸和解佩渚,聲勢駭人。
江水可含住漫天星光,可看得見淺處的江石,在船下波濤洶涌。
桅上的烏鴉在輕輕的翻動(dòng)著羽翼,嬉戲的飛鳥落下了羽毛。
游子的心里滿腹愁緒,我便書寫下來替代他的憂愁。
《渡漢江》的注釋
彌彌:漸漸。
南紀(jì):南方。《詩經(jīng)·小雅·四月》:“滔滔江漢,南國之紀(jì)。”此二句是說漢江水勢很大流到南方更見其滔滔,也可見作者是從漢江上游乘船到襄陽的。
沉碑岸:襄陽城西北有萬山;其下有沉碑潭,在縣西北五里。《晉書·杜預(yù)傳》:“預(yù)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jì)其勛績,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
珠皋:即解佩渚。據(jù)《襄陽府志》載:鄭交甫在這里遇二女佩兩珠,大如荊雞之卵。交甫索佩,二女解佩以贈(zèng);轉(zhuǎn)身走了十來步,佩玉和二女都不見了。
含星:珠玉曰含,是說星光如玉。
浮蓋:漂在水上的船。
檣烏轉(zhuǎn)輕翼:桅上的烏鴉在輕輕的翻動(dòng)著羽翼。
多緒:滿腹愁緒。
代勞:替代。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極具動(dòng)感。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途徑襄陽正值拂曉,因此江水便有彌彌之感。“水激”、“浪駭”,皆為聽覺。接下來才是“霞光”、“曉氣”,此為視覺。舟中夜行徹夜無眠,可見客心多緒。長歌一曲所驅(qū)散的不僅是旅途的疲勞,更多的則是心中的疲憊。可見“翰藻沉郁”(《新唐書》)所評不虛。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guī),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xué)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nèi)史令,預(yù)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shí)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xué)士。隋煬帝時(shí)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后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jù)《安平縣志》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xiāng)寺店村南。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zèng)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