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行行游且獵篇》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行游且獵篇》原文
《行行游且獵篇》
李白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知游獵夸輕趫。 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躡影何矜驕。 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 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鸧迸落連飛髇。 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磧。 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行行游且獵篇》譯文
看這些邊境線上長大的男兒,一輩子斗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就知道騎馬游獵,各自夸輕巧。
秋風起,牧草白,正是馬肥牛壯好時節,飛馬追影,馬背上的騎手多么洋洋自得?。?/div>
酒足飯飽后架起獵鷹就去遠郊狩獵,鑲金的白玉馬鞭一揮舞,就像雪花紛紛飛舞,鳴鏑聲蕭蕭。
能挽彎弓如滿月,箭箭中的無虛發,一箭穿空落雙梟。
草原上圍觀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風傷到,整個沙漠都被騎手的英雄氣概震撼籠罩。
儒生哪比得上游俠兒,下帷苦讀就算到了白頭又有什么用!
《行行游且獵篇》的注釋
《行行且游獵篇》,是樂府“征戌”十五曲中的“校獵曲”,一般寫帝王游獵的事情。這里借以贊揚邊城兒的矯健。
生年,平生。
但,只,僅???,夸耀。輕趫(qiáo),輕捷。
白草,牛馬喜歡吃的一種牧草,熟時呈白色。
躡影,追蹤日影。這里形容快速。矜驕,驕傲。這里是洋洋自得的樣子。
鞘(shāo),鞭鞘。
半酣,半醉的意思。呼鷹,用馴服了的鷹獵取野物,意指打獵。
彎弓滿月,把弓拉開像圓月的形狀。
鸧,鸧鴰,即灰鶴。髇(xiāo),骨制的響箭,即鳴鏑。這句形容箭術高超,一箭射落雙鳥。
海,瀚海,即沙漠。辟易,倒退,這里指觀者驚奇,不由自主地后退。沙磧,沙漠。
游俠人,這里指邊城兒。
下帷,放下帷幕。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