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魏野《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原文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
魏野 異鄉何處最牽愁?獨上邊城城上樓。 日暮北來惟有雁,地寒西去更無州。 數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 君作貧官我為客,此中離恨共難收。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譯文
身在異鄉,什么地方最能引發憂愁呢?那就是獨自登上這邊的層樓。
暮色漸漸降臨,昏黃中只見北來的大雁飛向南,地域荒涼寒冷,往西去更沒有郡州。
塞上的號角聲,時而高越時而低咽響在樓頭,一條遼遠的涇河,被冰封住再不能東流。
你作清貧的小官,我在異鄉客居滯留,此中的離愁別恨,一樣都悠長難收。
《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的注釋
原州:轄今甘東寧南交界處,州治臨涇(今甘肅鎮原)。
從事:州郡長官的佐吏。
牽愁:牽動愁緒。
邊城:邊境附近城鎮。
北來:從北面飛來。
塞角:邊塞上報時的號角。咽:低咽。
涇河:即涇水,北源出甘肅平涼,南源出甘肅華亭,東南流入渭水。
派:水的分流,這里泛指水流。
貧官:清貧的官宦。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抒寫羈旅客愁。首聯以問句呼起,點明憂愁因獨上邊城城樓望遠,但見滿目荒寒引起。頷聯渲染原州冷落蕭條的景象,言置身于無盡頭的孤寂之感。頸聯由聽覺感受和視覺感受,襯托出詩人心境的悲涼。尾聯總束全篇,寫出友人為異鄉貧官而自身為客,離恨均難收拾的情狀。全詩寫景高遠開闊,情調蒼涼凄楚。 作者簡介 魏野(960—1020)陜州陜縣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不求仕進,自筑草堂,彈琴賦詩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陰,與表兄李瀆同被舉薦,上表以病辭,詔州縣常加存撫。與王旦、寇準友善,常往來酬唱。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有《東觀集》、《草堂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