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楊慎《敦煌樂》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敦煌樂》原文
《敦煌樂》
楊慎 角聲吹徹梅花,胡云遙接秦霞。 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 漢使牧羊旌節,閼氐上馬琵琶。 夢里身回云闕,覺來淚滿天涯。 《敦煌樂》譯文
邊塞的號角吹奏著《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連接著秦地的晚霞。
北方邊塞西風烈烈,大雁高飛,黃昏時節,黃沙漫天,皂雕盤旋飛翔。
漢使蘇武拄著大漢使節的旌節在牧羊,王昭君在馬背上彈奏著一曲曲琵琶。
想來他們在夢中應該回到了漢家宮殿,只怕是醒來后只能淚灑天涯。
《敦煌樂》的注釋
紫塞:北方邊塞。
皂雕:亦作“皂鵰”。亦作“皁雕”。亦作“皁鵰”。一種黑色大型猛禽。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
閼氐:這里指王昭君。
作者簡介 楊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楊廷和之子。他參與編修了《武宗實錄》,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禮議”事件,觸怒世宗,被杖責罷官,謫戍云南永昌衛。在滇南時,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此后雖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終老于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歲。明穆宗時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謚“文憲”。他的著作達四百余種,涉及經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書畫、音樂戲劇、宗教語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輯為《升庵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