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陶淵明《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原文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
陶淵明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 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譯文
自古悲嘆行役苦,我今親歷方知之。
天地山川多廣闊,難料風浪驟然起。
滔滔巨浪震天響,大風猛吹不停止。
游宦日久念故土,為何滯留身在此!
默想家中園林好,世俗官場當告辭。
人生壯年能多久?放縱情懷不猶疑!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其二》的注釋
行役:指因公務而在外跋涉。《詩經·魏風·涉站):“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一何:多么。曠:空闊。
巽(xùn)坎:《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這里借指風浪。難與期:難以預料。與:符合。
崩浪:滔天巨浪。聒(guó)天響:響聲震天。聒:喧擾。長風:大風。
游:游宦,在外做官。所生:這里指母親和故鄉。
淹:滯留。茲:此,這里,指規林。
人間:這里指世俗官場。良:實在。
當年:正當年,指壯年。當:適逢。詎(jù):曾,才。潘岳《悼亡詩》:“爾祭詎幾時。”
縱心:放縱情懷,不受約束。
簡短詩意賞析 第一首詩相比,第二首詩寫得更精煉一些,全詩僅十二句,集中表達了陶淵明厭倦仕途、依戀田園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詩是真實動人的述懷詩。詩人對做官不感興趣,下決心要辭別官場。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