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原文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譯文
長久以來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岡山。從千里之外來尋訪這片舊地,哪里還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顏。到處都是鶯啼燕飛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寬大的盤山公路直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隘口,就沒有任何的險處可看了。
當年革命時期風雷激蕩,紅旗漫卷,這就是人世間。三十八年都過去了,猶如彈指的一剎那。可以飛向長空摘月亮,也可以潛下深海捉魚或鱉,談笑間高奏凱歌還師。世上沒有什么困難的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登攀。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的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等。上下闋,九十五字,平韻。
重上井岡山:1965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岡山游覽視察。先后到黃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間,了解井岡山地區水利、公路建設和人民生活,會見了老紅軍、烈士家屬、機關干部和群眾。
黃洋界: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個是八面山、雙馬石、朱沙沖、桐木嶺。
人寰:人世間。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從一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到這次重來,已經過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卻覺得只是彈一下指、揮一下手的短時間。
九天攬月:九天,天的極高處。覽同攬。
捉鱉(biē):喻擒拿敵人。
簡短詩意賞析 詞中描繪了作者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后所看到的舊貌變新顏的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色,回顧了井岡山的革命斗爭歷史,抒發了作者的無限感慨和歡欣之情,贊美了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所具有的藐視困難、敢于戰勝困難的英雄氣概和凌云壯志。詞作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熔于一爐;善于用典、化用前人詩句和運用俗語、諺語入詩。豪邁是這首詞的基調。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文集》(八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西江月·漁父詞》”的原文翻譯 2、“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的原文翻譯 3、“崔道融《溪居即事》”的原文翻譯 4、“楊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的原文翻譯 5、“秦觀《江城子·清明天氣醉游郎》”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