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去者日以疏》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去者日以疏》原文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譯文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死去的人因歲月流逝而日漸疏遠了啊,活著的人卻會因離別愈久而更感親切。
走出城門,來到郊外,放眼望去啊,卻只見遍地荒丘野墳。
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毀而成為柴薪。
白楊樹在秋風吹拂下發出悲凄的聲響啊,那蕭蕭悲凄的聲響使人愁煞。
身逢亂世,羈旅天涯我想返回故鄉啊,但心想回家卻又找不到回家的路子!
《去者日以疏》的注釋
去者:與下句“來者”,指客觀現象中的一切事物。疏:疏遠。
來:一作“生”。“生者”,猶言新生的事物,與“來”同意。日以親:猶言一天比一天迫近。親,親近。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郭門:城外曰郭,“郭門”就是外城的城門。
但:僅,只。
犁:一種農具。這里作動詞用,就是耕的意思。這句是說,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
摧:折斷。這句是說,墓上的柏樹,被人斫斷,當做柴燒。
白楊:是種在丘墓間的樹木。
還:通“環”,環繞的意思。故里閭:猶言故居。里,古代五家為鄰居,二十五家為里,后來泛指居所,凡是人戶聚居的地方通稱作“里”。閭,本義為里巷的大門。
因:由也。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抒寫游子路出城郊,觸景生情,感慨世路艱難、人生無常、遭逢亂世、羈旅天涯,表達了詩人思歸故鄉而不得的悲苦感傷之情,表現了找不到出路的知識分子的悲涼迷茫之感。全詩想象豐富,形象鮮明;以情寫理,意蘊深刻。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思帝鄉·花花》”的原文翻譯 2、“蘇舜欽《滄浪亭記》”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燭影搖紅·芳臉勻紅》”的原文翻譯 4、“曹雪芹《自題一絕》”的原文翻譯 5、“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