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徐再思《普天樂·垂虹夜月》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普天樂·垂虹夜月》原文
《普天樂·垂虹夜月》
玉華寒,冰壺凍。云間玉兔,水面蒼龍。酒一樽,琴三弄。喚起凌波仙人夢,倚闌干滿面天風。樓臺遠近,乾坤表里,江漢西東。徐再思 《普天樂·垂虹夜月》譯文 月光清寒,好象盛冰的玉壺那樣皎潔明凈。天上的明月出沒在云間,地上的長橋如蒼龍橫臥水面。美酒一樽,瑤琴三弄。吸引仙女凌波而來,憑依著闌干任天風拂面。放眼望去遠遠近近的樓臺殿閣,天地遼闊,江水浩瀚無邊。 《普天樂·垂虹夜月》的注釋
中呂:宮調名。
普天樂:曲牌名。又名《黃梅雨》。南北曲皆有此曲牌。北曲屬中呂宮,南曲屬正宮;句法也各不同。
本篇為作者《吳江八景》之一。吳江:在今江蘇省。古吳江泛指吳淞江流域,大致包括蘇州、太湖和長江下游一帶。垂虹:指吳江上的垂虹橋。橋有七十二洞,俗稱長橋。因橋形若虹,故名。今已不存。
玉華:指月亮的光華。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潔白。這里是形容月色。
玉兔:月亮。傳說月中有白兔,故稱。
蒼龍:形容垂虹橋如長龍臥波。
凌波:形容女性步履輕盈。曹植《洛神賦》曾以“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描繪洛水女神。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描繪了時隱時現的明月和有騰空之勢的垂虹橋共同構成的一幅迷離夢幻的圖畫,描述了游人在月色朦朧的垂虹橋上雅興大發、飲酒弄琴、極目遠眺的情景。全曲處處寫景,無一字感慨,但景中有情,蘊含著許多思索和慨嘆。整首小令用筆奇妙詭譎,境界時而粗放開闊,時而迷離模糊,時而縹緲深遠,境界開闊,想象奇特,寫得迷離惝恍,悠遠飄渺,富于藝術表現力。 作者簡介 徐再思(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與貫云石為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約100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后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為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思帝鄉·花花》”的原文翻譯 2、“蘇舜欽《滄浪亭記》”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燭影搖紅·芳臉勻紅》”的原文翻譯 4、“曹雪芹《自題一絕》”的原文翻譯 5、“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