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蔣捷《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原文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
蔣捷 楓林紅透晚煙青,客思滿鷗汀。二十年來,無家種竹,猶借竹為名。 春風未了秋風到,老去萬緣輕。只把平生,閑吟閑詠,譜作棹歌聲。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譯文
楓樹林紅透了,晚煙青青,天天面對安居水鄉(xiāng)汀洲的鷗鳥,到處充滿流亡飄泊的愁情。我天性愛竹,二十年來無家無地種竹,還借竹為名。
春風還未吹盡,秋風已到,年紀大了,一切塵緣我都看輕。我只把平生的經(jīng)歷閑吟閑詠,譜成船夫、漁人的歌聲。
《少年游·楓林紅透晚煙青》的注釋
少年游:詞牌名,又名《玉蠟梅枝》、《小闌干》等,雙調(diào)五十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鷗汀(ōu tīng):雞鷺棲息的沙洲。汀:水中或水邊的小塊平地。
猶借竹為名:蔣捷號竹山,系取于家鄉(xiāng)竹山之名。無家種竹云云,言其歸家不得、身無安居處。
棹(zhào)歌:漁歌,船夫之歌。棹:搖船的用具,代指船。
簡短詩意賞析 該詞以寫景起調(diào),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fā)客居江湖的亡國飄泊之愁。轉(zhuǎn)筆寫時間之易逝,詞人淡漠、麻木的感情包含了失去少年歡樂和豪情壯志的悲哀。這首詞是其對己身世和生平的自敘性文字,全詞用一種閑適、淡漠的表面,以瀟灑而輕逸的筆調(diào)寫出內(nèi)心的隱痛。 作者簡介 蔣捷(約1245~1305后),字勝欲,號竹山,南宋詞人,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覆滅,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jié)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fā)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彊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xù)刊本。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思帝鄉(xiāng)·花花》”的原文翻譯 2、“蘇舜欽《滄浪亭記》”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燭影搖紅·芳臉勻紅》”的原文翻譯 4、“曹雪芹《自題一絕》”的原文翻譯 5、“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