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后游》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后游》原文
《后游》
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 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后游》譯文
想起以前曾經游覽過的修覺寺和橋,這次重游對橋和寺都更生愛憐之情。
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兒等著我的;花也綻笑臉,柳也扭柔腰,無私地奉獻著一切,歡迎我再度登臨。
清早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著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滯留大地的余暉,遲遲不退,沙地閃閃發光。
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
《后游》的注釋
后游:即重游(修覺寺)。
曾(céng):一作“新”,一作“重”。
憐:愛。
有待:有所期待。《禮記·儒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
煙光:云靄霧氣。唐元稹《飲致用神曲酒三十韻》:“雪映煙光薄,霜涵霽色冷。”
暄(xuān):暖。
此:指修覺寺。復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前四句回應往日之游而寫后來之游,后四句寫觀景減愁之感。全詩記敘了詩人重游修覺寺的見聞感受,雖重在抒寫內心的情緒,但景語生動,情語深切,情景交融,理趣盎然。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