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梁甫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梁甫吟》原文
《梁甫吟》
李白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逞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 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云感會起屠釣,大人臲屼當安之。 《梁甫吟》譯文
梁甫吟啊梁甫吟,自從諸葛亮唱響以來,多少志士吟頌過你,心中期盼著事業的春天。
你看那朝歌屠牛的老者姜太公離開棘津,以八十高齡垂釣于渭水之濱。
不以清水映照白發為羞,只為等待時運際遇,一展胸中壯氣和治國宏圖。
他為遇明主垂釣十年,廣投下三千六百鉤;他的風度氣質,冥冥中與周文王相契合。
圣人的行為變化如同猛虎之虎紋,驟然得志,愚者不能看透,當年棘津販食之時,他也如同尋常人一般!
你看那高陽嗜酒的儒生酈食其發跡于草莽之中,向那崤山山東高鼻隆準的劉邦長揖自薦。
他入門只揖不拜,展開一番雄奇的辯談,高祖停下侍女的服侍,上前恭敬迎接他。
他東去降伏了齊國七十二座城池,指揮謀劃楚漢戰爭,戰事順利如同風卷走蓬草。
落魄的狂客酈食其尚能如此一展抱負,何況身負韜略能夠比肩群雄的壯士呢?
我本欲攀上龍鱗得見明主,天門邊雷公卻轟隆隆敲響天鼓。
天帝與身旁許多玉女投壺娛樂,整日大笑,雷電閃耀,倏忽讓天陰云聚起了風雨。
九重的閶闔天門不容許我通過啊,以額頭叩門,門官卻怒我攪擾天帝!
白日昭昭看不見我精誠之心啊,說我是杞人憂天。
猰貐猛獸一樣的人磨牙吮血競食人肉,仁獸騶虞一樣的人不忍折斷草木的莖干。
我的才能能夠手搏飛猿、制服斑虎啊,在方寸深淵的焦原置身卻不畏苦。
智者能夠韜光養晦而愚者只知逞強顯能啊,何況世人視我輕如鴻毛,何必展露才能?
古時有三位力能排山的壯士可謂才能卓然,齊相晏嬰殺掉他們卻只花費兩只桃。
漢初吳楚七國起兵叛亂卻不起用劇孟這樣的名士,難怪周亞夫要咍笑他們注定徒勞無益!
梁甫吟,到此音聲正悲切。
好像張華的兩柄龍劍注定相會,我一定能得到際遇。
風云際會天地交感賢人得志啊,大才之人暫遇坎坷又當如何!
《梁甫吟》的注釋
長嘯:吟唱。
朝歌屠叟:指呂尚(即呂望、姜太公)。《戰國策·秦策三》:“臣(范雎)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陽之濱耳。”又《秦策五》:“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韓詩外傳》卷七:“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又《韓詩外傳》:“太公望……屠牛朝歌,賃于棘津,釣于磻溪,文王舉而用之,封于齊。”
經綸:《易經·屯卦》:“君子以經綸。”經綸:喻治理國家。
三千六百釣:指呂尚在渭河邊垂釣十年,共三千六百日。風期:風度和謀略。
大賢:指呂尚。虎變:《易經·革卦》九五:“大人虎變。”喻大人物行為變化莫測,驟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高陽酒徒:西漢人驪食其。《史記·驪生陸賈列傳》:“驪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驪生。驪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驪生。驪生入,則長揖不拜。”驪生嘗自稱高陽酒徒。隆準:高鼻子。隆準公:指劉邦。《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趨風:疾行如風前來迎接。《史記·驪生陸賈列傳》載:楚、漢在滎陽、成皋一帶相持,驪生建議劉邦聯齊孤立項羽。他受命到齊國游說,齊王田廣表示愿以所轄七十余城歸漢。
旋蓬:在空中飄旋的蓬草。狂客:指驪食其。
攀龍:《后漢書·光武帝紀》:耿純對劉秀說:“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隨大王南征北戰,本來是希望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就功名。”后人因以攀龍附鳳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業。
雷公:傳說中的雷神。砰訇:形容聲音宏大。
帝旁投壺多玉女:《神異經·東荒經》載:東王公常與一玉女玩投壺的游戲,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則天為之笑。天笑時,流火閃耀,即為閃電。三時:早、午、晚。倏爍:電光閃耀。晦冥:昏暗。這兩句暗指皇帝整天尋歡作樂,權奸和宦官弄權,朝廷政令無常。
閶闔:神話中的天門。閽者:看守天門的人。《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這兩句指唐玄宗昏庸無道,寵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報國無門。
杞國無事憂天傾:《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二句意謂皇帝不理解我,還以為我是杞人憂天。此自嘲之意。
⒀猰貐:古代神話中一種吃人的野獸。這里比喻陰險兇惡的人物。競人肉:爭吃人肉。騶虞:古代神話中一種仁獸,白質黑紋,不傷人畜,不踐踏生草。這里李白以騶虞自比,表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
接:搏斗。飛猱、雕虎:比喻兇險之人。焦原:傳說春秋時莒國有一塊約五十步方圓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淵,只有無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時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驕橫。世俗人看不起我。
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內篇卷二《諫》下載:齊景公手下有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卻不知禮義。相國晏嬰便向齊景公建議除掉他們。他建議景公用兩只桃子賞給有功之人。于是三勇士爭功,然后又各自羞愧自殺。李白用此典意在諷刺當時權相李林甫陷害韋堅、李邕、裴敦復等大臣。
吳楚句: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國諸侯王起兵反漢。景帝派大將周亞夫領兵討伐。周到河南見到劇孟(著名俠士),高興地說:吳楚叛漢,卻不用劇孟,注定要失敗。咍爾:譏笑。
張公:指西晉張華。據《晉書·張華傳》載:西晉時豐城(今江西省豐城)縣令雷煥掘地得雙劍,即古代名劍干將和莫邪。雷把干將送給張華,自己留下莫邪。后來張華被殺,干將失落。雷煥死后,他的兒子雷華有一天佩帶著莫邪經過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東),突然,劍從腰間跳進水中,與早已在水中的干將會合,化作兩條蛟龍。這兩句用典,意謂總有一天自己會得到明君賞識。
風云感會:即風云際會。古人認為云從龍,風從虎,常以風云際會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業。大人:有才干的人。□(左山右皃)屼:不安。此指暫遇坎坷。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借用樂府古題,襲用諸葛亮《梁父吟》立意,巧奪妙換,翻出新意,通過姜子牙、酈食其等人的故事和一些神話傳說,表達遭受挫折的憤懣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詩意境奇妙,氣勢磅礴,縱橫跌宕,變幻惝恍,淋漓悲壯,堪稱樂府詩的名篇。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