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商隱《重有感》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有感》原文
《重有感》
李商隱 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 竇融表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 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 晝號夜哭兼幽顯,早晚星關雪涕收? 《重有感》譯文
將軍的玉帳牙旗正處有利地位,國家危難的時刻應與皇帝分憂。
雖然已像竇融從關右奏上戰表,還應效法陶侃率大軍進駐石頭。
哪能有蛟龍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沒有鷹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京城里日夜號哭不分人世陰間,宮內何時能抹干眼淚恢復自由。
《重有感》的注釋
玉帳牙旗:指出征時主帥的營帳大旗。得上游:居于有利的軍事地理形勢。
安危:偏義復詞,這里偏用“危”義。須:應當。主君:指皇上。
竇融:東漢初人,任梁州牧。此處指代劉從諫上疏聲討宦官。
陶侃:東晉時荊州刺史,時蘇峻叛亂,陶侃被推為討伐蘇峻的盟主,后殺了蘇峻。石頭:石頭城,即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
蛟龍:比喻掌握天下大權的天子。愁:一作“曾”,一作“長”。
鷹隼:比喻猛將名臣。與:通“舉”。
幽顯:指陰間的鬼神和陽間的人。
早晚:即“多早晚”,什么時候,系不定之詞。星關:天門,指宮廷,即皇帝住處。雪涕:指落淚。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隱晦地表達了作者對“甘露之變”后國家政治形勢的看法,詩中對劉從諫上表之事予以肯定,主張各地的武裝力量進兵京城,鏟除閹黨,恢復皇帝的自由,為朝廷分憂,體現了作者關注國家命運的精神和強烈的正義感。全詩議論深刻,愛憎分明,用典工切,造語精嚴,虛詞運用巧妙,文勢變化跌宕。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