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原文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譯文
我獨自守一盞殘燈,燈已快要燃盡,天乍涼,秋氣充塞羅帷和銀屏,三更雨點點灑上梧桐,一葉葉、一聲聲,都是離別的哀音。
那時,我和她相對調弄寶瑟,撥動爐中溫馨的沉水香,同聲齊唱《鷓鴣詞》,曾是多么歡欣。如今,孤寂地在這西樓,當此風雨凄凄的暗夜,不聽清歌也悲淚難禁。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的注釋
殘紅:此指將熄滅的燈焰,也有版本作殘釭(gāng)。
屏幃:屏風和帷帳。
調:撫弄樂器。寶瑟:瑟的美稱。
金猊(ní):獅形的銅制香爐。猊,狻猊(suān ní),即獅子。
西樓:指作者住處。
簡短詩意賞析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是南宋周紫芝的一首秋夜懷人詞。起寫夜闌更深、獨守殘燈之苦;接著用溫庭筠《更漏子》詞意,雨聲引起人離別情懷。下片先追憶當年歡聚的情景,最后回筆寫眼前之悲苦,清歌已渺,舊夢難溫,不由得感舊傷懷,垂淚不已。全詞情景相生,清麗婉曲。 作者簡介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