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毛文錫《柳含煙·河橋柳》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柳含煙·河橋柳》原文
《柳含煙·河橋柳》
毛文錫 河橋柳,占芳春,映水含煙拂路。幾回攀折贈行人,暗傷神。 樂府吹為橫笛曲,能使離腸斷續。不如移植在金門,近天恩。 《柳含煙·河橋柳》的注釋
樂府二句——意思是樂府中,將《折楊柳》這類的詩作為樂曲歌唱,人們聽了,又能使別情離緒時時泛起。橫笛:笛子橫吹。梁代古樂府《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金門——漢宮中有“金馬門”,此指天子所居之地。天恩:皇恩。郭茂倩《樂府詩集》于白居易《楊柳枝》二首作序曰:白尚書有妓樊素善歌,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年既高邁,而小蠻方豐艷,乃作楊柳枝辭,以托意,曰:“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如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矚阿誰?”及宣宗朝,國樂唱是辭,帝問誰辭?永豐在何處?左右具以對。時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困東使命取兩枝,植于禁中。故白居易又為詩云:“一樹衰殘委泥土,雙枝榮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兩星。”此詞中的“近天恩”,取意于白居易之詩。
作者簡介 毛文錫,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