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原文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李白 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 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凌長風。 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譯文
雖然寓居東魯,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連夢中都是當日在君主身邊的情景。
自從放還回來我的頭發已白如霜染,這是因為日日都在思念宮廷。
令人羨慕的是你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你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試場上你們將如奔馳在平坦大道上的駿馬,又將像展翅迎風的鯤鵬。
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盡興處又從天邊傳來陣陣的雁鳴。
今日歡送你們到千里之外去赴試,不知何日能在這樣的盛會中相逢?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的注釋
魯中:與魯郡、魯城、東魯同為一拍即魯郡瑕丘(今充州)。
魯客:客于魯者,李白自指。
向西笑:即西向笑,對京都長安的向往之意。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
逐臣:被貶謫的夫意的臣子。這里李白指自已。
憶:憶念,懷念。
明光官:漢宮名,在長安,漢武帝所建,一在北宮,與長樂宮相連;一在甘泉官。詩中借指唐代官殿。
羨:羨慕。
二龍:比喻赴舉之二從弟。《世說新語·賞譽》:“謝子微見許子將兄弟,曰‘平輿之淵有二龍焉。’”若另題可信,疑其為李锃與李鎮兄弟,李埏之子。
平衢:平坦的道路。
高足:指高等快馬,古代驛站設三等馬,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別。
逸翰:展翅。
早鴻;初來的大雁。
良會:美好的聚會。
簡短詩意賞析 詩人借送二從弟赴西京長安應舉之機,流露了對京都的深切懷念和為國效力的迫切愿望,并以欣羨的心情贊頌了二從弟的蓋世才華和少年得意。最后通過對月起舞、宴飲唱歌的餞別場面的描寫,和對從弟的珍重祝愿、良會相期,抒寫出兄弟之間的深厚情意。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