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韓翃《送冷朝陽還上元》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冷朝陽還上元》原文
《送冷朝陽還上元》
韓翃 青絲纜引木蘭船,名遂身歸拜慶年。 落日澄江烏榜外,秋風疏柳白門前。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別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攜手在東田。 《送冷朝陽還上元》譯文
青絲繩牽引著幽雅的木蘭船,船中之人是進士及第者,正歸家省親。
波光粼粼的澄江上,斜日依偎著烏黑發亮的歸舟;巍峨的白門前,秋風陣起,吹拂著蕭疏的柳條。
所居莊園,小橋流水,通往附近的集市;莊園的附近,青山綠水,湖光山色,閑云野寺,一線相連。
此去一別,何日才能相見,恐怕只有等寒食節里與君攜手共游東田的大好山色。
《送冷朝陽還上元》的注釋
冷朝陽:生卒年不詳,金陵(今江蘇南京)人。
纜:繩。木蘭船:指用木蘭樹材制成的船,有時用作船的美稱。
拜慶:即拜家慶,唐時稱歸家省親為拜家慶。
烏榜:即用黑油涂飾的船。榜:船槳,借指船。
白門:六朝皆定都建康,其正南門為宣陽門,俗稱白門,后用以代指金陵。
家林:自家的園林,泛指家鄉。
寒食:一作“寒夢”。
東田:在金陵城外。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為冷朝陽進士及第歸家省親的送別詩,首聯敘行色,頷聯用典故恭維友人,頸聯遙想沿途景色,尾聯抒寫兩地相思。在韓翃大量的送別詩中,此詩算是其蕭疏之詩風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