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元好問《秋懷》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懷》原文
《秋懷》
元好問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 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先從遠客生。 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 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 《秋懷》譯文
一片片寒葉輕輕地飄灑,就像是傳來沙沙的雨聲;虛寂的廳堂秋風淅淅,遍地鋪蓋著露冷霜清。
門外,黃菊依舊與西風相約而至;屋里,白發已先為遠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時應節的鳴蟲,吟唱之聲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棲寒枝的烏鵲,懷鄉之夢入夜屢驚。
石嶺關山的小路呵,何時才能夠再次登臨?望一眼家鄉的山水呵,我的雙眼頓時閃耀出喜悅的光芒?
《秋懷》的注釋
涼葉:在寒風中的樹葉。蕭蕭:落葉聲。散:散播﹑散發。雨聲:指落葉聲像雨聲一樣。
淅淅:風聲。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蓋著。掩,鋪散,遮蓋。
黃華:指菊花。華,同“花”。
遠客:遠離家鄉的客子。
候蟲:隨季節而生或發鳴聲的昆蟲,如秋天的蟋蟀等。黃庭堅《胡宗元詩集序》說:“候蟲之聲,則末世詩人之言似之。”
眼暫明:指因喜悅而眼神頓時明亮起來。暫:頓時。
簡短詩意賞析 詩人以候蟲和寒鵲自喻,抒發了流落他鄉的凄涼苦悶和對于家鄉的殷切懷念。 作者簡介 元好(hào)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有《元遺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