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原文
《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
納蘭性德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云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譯文
偏僻之地,荊棘叢生,滿眼荒蕪,讓人心生蒼涼。南飛的征雁,亦不會因時常觸動人的思鄉(xiāng)愁懷而停歇。眺望遠方,視線落處,涼云冷雨,故園遙不可及,更在遠方的遠方。
愁思縷縷,心欲碎。清淚,似是為悲秋而灑。人在他鄉(xiāng),更讓人淚流不止。然而,即使返家之時又能怎么樣呢。
《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的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榛荊(zhēn jīng):荊棘。
征鴻:即征雁。多指秋天南飛的大雁。住:停歇。
長安:借指北京。
濕云:謂濕度大的云。
絲絲:謂細雨如絲。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上片是寫景,容若于孤城之外,萬山叢中立馬遠眺,濕云吹雨,暮靄沉沉,不見鄉(xiāng)關。下片是抒情,悲秋更兼鄉(xiāng)愁。愁的深處,是更不能言盡之愁。全詞述說鄉(xiāng)關客愁,情與景偕,傷感之至。表現(xiàn)詞人身在塞上而心念故園的思想感情。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