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僧孺《春日寄鄉友》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日寄鄉友》原文
《春日寄鄉友》
王僧孺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離群。 翠枝結斜影,綠水散圓文。 戲魚兩相顧,游鳥半藏云。 何時不憫默,是日最思君。 《春日寄鄉友》譯文
羈旅者的心中已充滿愁緒,更何況春光正好卻離群索居。
青翠的枝條交錯倩影搖曳,碧綠的湖水蕩開圓圓的漣漪。
嬉戲的魚兒成雙結伴相顧戀,遨游的鳥兒云里霞端把友覓。
何時不在苦苦相思憂愁無語,值此春日更將鄉友懷思惦記。
《春日寄鄉友》的注釋
旅心:指羈旅在外的愁思。
恨:遺憾,不滿意。
離群:遠離朋友。
結:交疊。
圓文:文,同“紋"。水中漣漪。
兩相顧;指游魚在水中互相嬉戲眷戀。
半藏云:指鳥兒在高空中若隱若現的姿態。
憫默:憫,哀傷。因傷而沉默。江淹《哀千里賦》:“既而悄愴成憂,憫默目伶。”
是日:此日。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首春天寫給同鄉友人的詩作,在濃濃的思友之情之外,更有深刻的思鄉之嘆。詩的情與景都緊扣“春日”兩字來寫,景是春景,情因景生。羈旅在外的詩人,本來已是鄉愁難訴了,卻偏偏又值春花柳綠之時,萬象更新之季,因此,更加思親念友,平添新愁。此詩風格清新,語言暢達,意味雋永。語言樸質無華,直抒胸臆,顯得感情真摯。 作者簡介 王僧孺(公元465—522年)南朝梁詩人、駢文家。東海郯人(即今江蘇鎮江人)。出身沒落士族家庭,早年貧苦,六歲能屬文,好學而家貧,以慵書養母。起家王國左常侍、太學博士、治書侍御史、出為錢塘令。曾以文學游于竟陵王蕭子良門下,與任嘮等友善。入梁,為臨川王記室參軍、出為南海太守,為官清廉,頗受百姓擁戴。征還,歷任尚書左丞、御史中丞、少府卿,出監郡,還任尚書吏部郎、南康王長史,被讒免官。后又任幕府官、入直西省,掌饌譜之事。藏書萬卷,與沈約、任叻為當時藏書三大家。其詩風格豪壯,今存詩三十八首。《梁書》卷三三有傳,明人輯有《王左丞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