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原文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譯文
被貶謫的人要遠去長沙,日日西望長安方向也看不見家。
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在這五月的江城好似見到紛落的梅花。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的注釋
郎中:官名,為朝廷各部所屬的高級部員。
欽:當是史郎中名。一作“飲”。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謂史欽,其生平不詳。
黃鶴樓:古跡在今湖北武漢,今已在其址重建。
遷客:被貶謫之人。
去長沙:用漢代賈誼事。賈誼因受權臣讒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曾寫《吊屈原賦》以自傷。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長江、漢水濱,故稱江城。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簡短詩意賞析 本首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詩寫作者游黃鶴樓時聽笛的經歷,抒發了詩人滿腔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前兩句寫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緒,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后兩句點題,寫在黃鶴樓上聽吹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無垠。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