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夜雨》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夜雨》原文
《夜雨》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夜雨》譯文
我有深深思念著的人,卻相隔很遠在他鄉。
我有所感懷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他鄉遙遠難以去到,我沒有一天不遙望它。
心中憂愁苦悶卻無處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無望,只能獨自宿在這空屋中。
秋天還沒有來臨,卻已風雨紛紛。
不學學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記曾經的過往!
《夜雨》的注釋
鄉:家鄉。
瞻望:往遠處或高處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時候。
無夕:日日夜夜。
殘燈:即將熄滅的燭火。
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曉:到來,來臨。
正:此時。
蒼蒼:紛紛。
頭陀:苦行僧。
安:怎么。
簡短詩意賞析 整首詩貫穿著白居易大氣、又不失細膩的風格。詩人通過描繪夜里風雨紛紛的場景,用直白的語言表達了對其相愛女子“東鄰嬋娟子”湘靈真摯的思念之情。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